养老金最简单的计算方法(退休工资的计算方法)-云顶国际亚洲唯一官网

研报作者:分析师(no.06363) 来自:相关数据 时间:2023-08-15 07:01:39
  • 股票名称
  • 股票代码
  • 研报类型
  • 发布者
  • 研报出处
    相关数据
  • 研报页数
  • 推荐评级
  • 研报大小
研究报告内容摘要

一、养老金最简单的计算方法(退休工资的计算方法)百度推荐如下:

退休工资的计算方法百度推荐:
退休金计算公式2023百度推荐:
缴费基数4000退休多少钱百度推荐:
养老金最简单的计算方法百度推荐:
退休工资模拟计算器百度推荐:
2023年退休金一览表百度推荐:

 

二、社保如何计算退休工资的?退休工资计算公式如下

1、社保如何计算退休工资的?退休工资计算公式如下,下文就随社保君来简单的了解一下吧。

2、退休养老金由3部分组成:退休养老金=基础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

3、1.基础性养老金=(p+p×i)&pide;2×n×1%=p×(1+i)&pide;2×n×1%

4、p:退休上年度全区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

5、i:本人历年平均缴费工资指数

6、n:本人累计缴费年限(即实际缴费年限+视同缴费年限)

7、举个例子,算一下:

假如,本人退休时上年度全区职工月平均工资为6000元,本人历年平均缴费工资指数为0.6(60%)。

若本人累计缴费了15年,基础养老金=6000×(1+0.6)&pide;2×15×1%=720元

若本人历年平均缴费工资指数倍增为1.2,基础养老金=6000×(1+1.2)&pide;2×15×1%=990元

若缴费年限倍增为30年,基础养老金=6000×(1+0.6)&pide;2×30×1%=1440元

若平均工资翻了一倍,基础养老金=12000×(1+0.6)&pide;2×15×1%=1440元

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,基础养老金:

(1)与退休时的上年度全区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成正比。

(2)与本人缴费年限成正比。

(3)与本人历年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成正相关,但是不成正比。

2.个人账户养老金=个人账户储存额&pide;计发月数

个人账户储存额主要来源于历年的个人缴费部分及其利息。

计发月数:根据平均寿命计算,50岁退休按195个月,55岁退休按170个月,60岁退休按139个月。这个“计发月数”只是用来计算退休当年的养老金,与实际发放月数无关,实际会终身发放。

举个例子,算一下:

假如本人缴费工资基数为5000元,个人账户记账比例8%(灵活就业人员缴费比例为20%,8%计入个人账户)

本年度个人账户存储额=5000元×8%×12个月=4800元

假如缴费工资基数不增长,交15年:

个人账户累计存储额=4800×15=72000(元)(未计算利息)

假如60岁退休,个人账户养老金=72000元&pide;139个月≈518(元)

提示:这里算出来的个人账户养老金,也是终身支付,未领取完的,可以继承。

3.过渡性养老金

1996年7月(广西)之前缴纳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“老人”和其它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员,才有过渡性养老金,1996年7月(含1996年7月)之后缴纳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“新人”没有过渡性养老金。

最后汇总:

退休养老金=基础养老金+个人账户养老金+过渡性养老金

这里计算出来的养老金,只是退休当年的养老金,基本算法全国统一。

退休之后,一般每年都会调整一次养老金,调整方法一般会体现“普惠增长、多缴多得、长缴长得、高龄倾斜”等原则。

延伸阅读:养老保险多少岁可以领钱

养老保险在退休之后就可以领取,但是养老金的领取需要满足这两个条件:1、劳动者已经办理了退休手续;2、养老保险的累计缴费年限达到15年。然后办理登记即可领取。

我国法定的退休年龄为女性55周岁,男性60周岁,社保养老金即是按照这两个年龄段进行领取。相比之下,商业养老保险的领取时间则灵活得多,提供了领取时间的多种选择,并且在没有开始领取之前可以更改。年金领取的起始时间通常集中在被保险人50、55、60、65周岁这四个年龄段,也有更早或更晚的。

以上就是社保君带来的内容(内容仅供参考,具体以当地公布的信息为准)。

 

退休工资的计算方法 百度推荐第二名:

退休金计算公式2023 百度推荐:

推荐给朋友:     |      
  • 今日热门
  • 本周热门
尊敬的用户您好!
         为了让您更全面、更快捷、更深度的使用本服务,请您"" 安装《》
         使用终端不仅可以免费查阅各大机构的研究报告,第一手的投资资讯,还提供大量研报加工数据,盈利预测数据,历史财务数据,宏观经济数据,以及宏观及行业研究思路,公司研究方法,可多角度观测市场,用更多维度的视点辅助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。
         目前本终端广泛应用于券商,公募基金,私募基金,保险,银行理财,信托,qfii,上市公司战略部,资产管理公司,投资咨询公司,vc/pe等。
慧博投资分析手机版 手机扫码轻松下载
网站地图